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6号)精神,组织实施好学校国家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迎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促进医学院与附属医院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享医学教育资源、协同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自2014年6月以来医学院与附属医院积极探索“共建、共享、共赢”的协同发展模式,推动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建设,以促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
一、医学院与附属医院协同共建PBL教学团队。PBL课程教学改革是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重要举措,旨在实现基础与临床的融合,引导学生将学习态度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医学院于2014年6月成立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教学改革工作小组》,启动了PBL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邀请复旦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医学认证专家鲁映青教授到附属医院作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以及PBL教学改革的辅导报告,提高了全体临床教师对医学教育改革、临床医学专业认证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为有效推进PBL课程改革,2014年11月选派PBL教学团队的5位教师参加由复旦大学医学院举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PBL导师培训班;2015年3月医学院举办了医学院·附属医院PBL教学改革研讨会,学习PBL的教学理念,探讨PBL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师的角色定位、责任分担以及协同合作机制。
二、医学院与附属医院协同共建临床实践基地。为加强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建设,医学院与附属医院共同努力,已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发展态势良好的附属医院兼职教师队伍,承担了护理专业硕士、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专业的临床课程教学、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的带教任务,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积极探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的建设模式,2015年3月医学院与附属医院协同共建的“湖州师范学院、湖州市中心医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被批准为“浙江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通过协同共建,将建成集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教育全程化,学生、医生、教师信息资源共享化,医学生实践教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培训一体化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在高等医学教育和卫生行业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经过多方调研、协商医学院与吴兴区人民医院将合作共建我校首个“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以保证临床实践教学质量。
三、医学院、附属医院协同共建对外交流与合作平台。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是促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有效驱动力。2015年3月,附属第一医院与台湾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正式缔结为姊妹医院,医学院充分利用台湾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来访的机会,双方在坚持“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下,在师资建设、科学研究、学生培养等方面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他们在“全人教育”和“全人照护”的实践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总之,在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医学院有着统筹、协调和管理医学教育的功能,附属医院在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促进医学院与附属医院、临床医学专业与医学相关专业的统筹协调发展,有利于提升优质医学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人才培养质量和协同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学校医学教育的综合改革,推动学校高等医学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