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护理学院推进一流本科课程建设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按照学校《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结合学院教学工作实际,现就推进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安排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网络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建设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以课程为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
(二)总体目标
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遵循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思路,坚持“规划引领,分层建设;质量为要,持续改进;开放共享,强化特色”的建设原则,建设金课,淘汰水课,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修订完善课程教学纲要和执行大纲,认真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夯实基层教学组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积极参与省级一流课程和金课建设计划,争取十四五期间获批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课程10门。
1.坚持扶强扶特。重点支持已有建设基础、取得明显教学成效的课程,让优的更优、强的更强;重视特色课程建设,利用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开发特色课程,实现一流本科课程多样化。
2.坚持建用结合。利用学校现有网络教学平台,通过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制作,建设一批各级各类一流本科课程;通过选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提高学校本科课程教学质量。
3.提升高阶性。课程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课程内容强调适用性和应用性,突破习惯性认知模式,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4.突出创新性。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及时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程。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与互动性,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
5.增加挑战度。课程设计增加创新性、综合性内容,加大学生学习投入,科学“增负”,让学生体验“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学习挑战。严格考核考试评价,增强学生经过刻苦学习收获能力和素质提高的成就感。
二、建设内容
(一)转变观念,理念新起来
1.确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提升课程的高阶性,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度。
2.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及《湖州师范学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以教学改革专题项目立项开展“课程思政”试点工作,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推动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二)目标导向,课程优起来
3.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优化重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4.通过修订完善课程教学纲要和执行大纲,淘汰“水课”,立起课程建设新标杆,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建设一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流本科课程。
(三)提升能力,教师强起来
5.全面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充分发挥教师成长中心的作用,落实和完善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导师制和助课制度,发挥资深教师“传帮带”作用。
6.健全多种形式的基层教学组织与教研机制,广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强化教学研究,定期集体备课、研讨课程设计,完善课程组和课程群建设机制,遴选表彰一批优质的教学教研基层组织。
7.继续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课程教学设计竞赛、等系列教学竞赛,大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四)改革方法,课堂活起来
8.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目的,做好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已结题课程和优秀课程的成果交流与推广,建立符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模式。
9.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推动“课堂革命”,改革传统教学形态,积极PBL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
10.继续推进信息化服务教学体系工程,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1.改变教师教的模式,将超星平台、智慧树教学平台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依托;改变学生学的模式,拓宽学生获取信息渠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课堂状态。
(五)科学评价,学生忙起来
12.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完善学院考核制度,强化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做好过程性考核规范性与质量监控,把课程考核改革成果推广落实。
13.加强非标准化、综合性等评价,提升课程学习的挑战性。
(六)强化管理,制度严起来
14.完善并严格执行学院授课管理相关规定,切实落实教授、副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规定。
15.实施培养方案管理和课程准入制度,发挥学院督导的指导与监督作用。建立课程质量监测平台,形成可核查的监测机制。
16.加强考务管理规范,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重点对考务工作中的责任体系、执行环节、流程设计等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完善课程重修制度。
(七)政策激励,教学热起来
17.学院将加大课程建设的扶持力度,用于线上一流课程、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建设等。在未来三年内,投入50万元经费,用于建设至少10门各类一流课程。
18.加大一流课程建设的激励,相关标准遵照湖州师范学院《教学工作奖励办法》,予以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奖励10万元/2万元。
19.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分配中把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作为同等重要的依据,加大教学业绩在绩效考核分配中的权重,营造重视本科课程改革与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组织管理
(一)学院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坚持制度规范教学、经费倾斜教学和管理服务教学的基本原则,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多措并举,不断加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学院教学办作为一流本科建设具体执行部门,联合党政办、学科办等职能部门及各个教研室,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做好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规划。
(三)各教研室是“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的主体,要成立以教研室主任为组长的,各专业(课程)带头人、优秀博士等为成员的工作小组,组建优秀教师团队建设一流本科课程。
(四)学院加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管理制度建设,建立院内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健全支持政策,完善课程管理和评价机制;力求做到制度体系健全,教学管理规范,团队保障有力。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教育管理中心
2021年10月30日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教育管理中心2021年10月30日印发 |